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下湾村,原名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石油分公司黎城下湾加油站,2014年变更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2020年3月变更为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该加油站原为东阳关供销社下湾村加油站,于1996年成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份接管了该站, 2000年9月正式开始运营,以经营汽油、柴油为主,加油站等级为三级加油站。2015年4月,由于设备老化、市场等原因停止营业。2019年9月,该站完成了加油站油气回收(未验收)及地下油罐双层罐改造(已验收),2020年5月14日,黎城县环境保护局、黎城县商务局、黎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黎城县应急管理局、黎城县公安消防大队,出具了《长治市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双层罐改造核查验收表》。
2009年12月长治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石油分公司黎城下湾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0年8月25日,黎城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出具了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黎环函[2010]43号)。
1.2.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项目
建设单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下湾村(309国道)
1.2.2 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
2009年12月,长治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石油分公司黎城下湾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010年8月25日,黎城县环境保护局以黎环函[2010]43号文《关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石油分公司黎城下湾加油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对该项目环评进行了批复。
1.2.3 项目开工、竣工及调试时间
本项目于2000年9月开始运营,2015年4月,由于设备老化、市场等原因停止营业。2019年8月,该加油站对本站内油气回收及地下油罐双层罐进行改造,于2019年9月改造完成,工程主要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基本建成,由于市场等原因停止营业至今。该加油站2020年4月开始进行调试运行。
表1 建设项目概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
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治黎城石油分公司下湾加油站 |
法定代表人 |
韩刘玉 |
联系人/联系电话 |
张志良/15203458203 |
邮政编码 |
047602 |
建设项目性质/行业类别及代号 |
新建/F5264 机动车燃料零售 |
建设地点 |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下湾村(309国道)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1866.68平方米 |
立项审批部门、文号、时间 |
- |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 |
长治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
环境影响报告 审批部门、文号、时间 |
黎城县环境保护局, 黎环函[2010]43号,2010年8月25日 |
排污许可证 |
- |
建设规模 |
柴油罐为30m3×1个,汽油罐为30m3×1个,折合储油容积45m³,为三级加油站。 |
总投资 |
132.54万元 |
环保投资 |
46.5万元 |
建设项目开工时间 |
2019年8月 |
建设项目完成时间 |
2019年9月 |
3.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下湾村(309国道),油站坐西朝东,站区东侧为空地;南侧为309国道(主干道);西侧为下湾村空地;北侧为309国道复线(主干道),周围无重要公共建筑物。场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788882°,北纬36.51798338°。
本项目厂区总占地面积1866.68m2,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区布置,分别设置有站房、加油区、油罐区等。加油区位于站区中部,加油岛为单独两岛独立布置,罩棚由西向东分别是汽油加油机、柴油加油机,加油岛两端设有防撞柱。埋地储罐区布置在站区东部,通气管集中布置在罐区东侧,管口设有阻火器,汽油通气管管口安装有压力真空阀。密闭卸油口嵌入式集中布置在罐区西侧围堰内。站房布置在站区西部,为单层砖混结构,分别设置有配电室、储物间、办公室、便利店、备餐间、卫生间、洗漱间、值班室。
3.2.1 生产规模
本项目柴油罐为30m3×1个,汽油罐为30m3×1个,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修订),计算折合储油容积45m³,为三级加油站。
3.2.2 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120万元,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3.2.3 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2人。年工作365天,采用三班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
3.2.4 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共建设有1台双枪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汽油加油机(2支枪,汽油1支,柴油1支),设2座油罐,其中1座容积30m3的柴油罐,1座容积30m3的汽油罐。
表2 本工程建设内容及完成情况一览表
工程内容 |
环评时拟建设内容及规模 |
实际建设情况 |
|
主体 工程 |
罩棚 |
1座,网架结构,面积208m2。 |
|
加油岛 |
3座加油岛,设置3台加油机。 |
2座加油岛,设置1台双枪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汽油加油机。 |
|
油罐 |
地埋式双层玻油罐,汽油罐30m3×1座,柴油罐30m3×1座。 |
||
辅助 工程 |
站房 |
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50m2,包括综合办公室、发电房、宿舍等。 |
|
消防设施、设备 |
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站内配备灭火毯5块,消防沙2m3,消防工具1座。 |
||
公用 工程 |
供水 |
由站区内自备水井供给。 |
|
供电 |
自备发电机 |
由下湾村供电系统接入 |
|
采暖 |
冬季办公区采用空调供暖 |
站内办公站房由空气热能泵供暖 |
|
环保 工程 |
废气 |
采用地埋式工艺安放储罐,保持油罐的恒温。 |
地埋式,SF复合双层玻璃钢油罐,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
生活废水 |
生活废水进入站区内旱厕。 |
生活废水进入站区内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
|
设备噪声 |
- |
封闭隔声、基础减振、定期维护。 |
|
固废 |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
生活垃圾设收集箱,统一收集后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场所。 |
|
危险废物 |
建有1个危废暂存箱,内设1个收集桶采用密闭容器存放,定期交由山西省太原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处理。 |
表3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3.4.1 供电
本项目供电由下湾村供电系统接入,站区内设独立变压器,未建设备用发动机。
3.4.2 给排水
本项目用水来自于周边村庄,站址内建8m3蓄水池,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的需求。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用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用水、外来人员生活用水以及绿化用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职工均为本地居民,厂内不设洗浴,设旱厕。生活废水排入旱厕,然后定期运至周边农田施肥。
3.4.3 供热
本项目站房冬季采用空气能供暖。
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常规的自吸流程:成品油罐车来油先卸到储油罐中,加油机本身自带的泵将油品由储油罐中吸到加油机中,经泵提升加压后给汽车加油,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
(1)卸油工艺:汽车槽车进站后至计量场地,检查******设施是否******有效后连接静电接地线,按规定备好消防器材,经计量后准备接卸。通过人工测量确认油库储油罐的空容量(以防止跑、冒油事故发生)后,连接卸油管,做到接头结合紧密,卸油管自然弯曲,检查确认油罐计量孔密闭良好后开启罐车卸油阀。此过程中采用的是密闭式卸油工艺,同时设有卸油密闭油气回收装置(汽油),即一次油气回收装置,使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蒸汽经过收集重新回到槽车内,油蒸汽基本不外排。地下油罐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液位计。卸油完毕,经确认油品卸净后关好阀门,接卸卸油管,盖严罐口处的卸油帽,收回静电导线,并引导汽车槽车离站。
(2)加油工艺:加油机本身自带的泵将油品由储油罐中吸到加油机中,经泵提升加压后给汽车加油,每个加油枪设单独管线吸油。本加油机为具备加油枪、管和二次泵的单泵双枪加油机,能够克服油气自加油枪至油罐的阻力,并使油枪回气口形成负压,使加油时邮箱口呼出的油气抽回到油罐内,即“分散式”二次油气回收装置。当车辆驶入油站时,加油员引导车辆驶入加油位置,加油车辆停稳后,将油箱盖板、油箱盖打开,将加油机泵码归零。
表4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汽油储罐 |
30m3 |
座 |
1 |
埋地,SF复合双层油罐 |
2 |
柴油储罐 |
30m3 |
座 |
1 |
埋地,SF复合双层油罐 |
3 |
柴油加油机 |
2枪 |
台 |
1 |
|
4 |
汽油加油机 |
2枪 |
台 |
1 |
|
5 |
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机配套二次油气回收系统) |
|
套 |
1 |
|
6 |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油罐配套一次油气回收系统) |
|
套 |
1 |
|
本项目建设地点、产品方案基本与环评保持一致,工程主要变更内容见下表。
类型 |
工程内容 |
环评时拟建设内容及规模 |
实际建设情况 |
变更后环境影响分析 |
主体工程 |
加油岛 |
3座加油岛,设置3台加油机。 |
2座加油岛,设置1台双枪柴油加油机,1台双枪汽油加油机。 |
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
油罐 |
地埋式油罐,汽油罐50m3×1座,柴油罐30m3×1座。 |
地埋式双层玻油罐,汽油罐30m3×1座,柴油罐30m3×1座。 |
对环保设施进行了优化 |
|
公用 工程 |
供水 |
由站区内自备水井供给。 |
站区内设8m3的蓄水池。 |
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
供电 |
自备发电机 |
由下湾村供电系统接入 |
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
|
采暖 |
冬季办公区采用空调供暖 |
站内办公站房由空气热能泵供暖 |
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
|
环保 工程 |
废气 |
采用地埋式工艺安放储罐,保持油罐的恒温。 |
地埋式,SF复合双层玻璃钢油罐,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
对环保设施进行了优化 |
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上述变更不属于重大变更。
4.1.1 废气
1、卸油过程中大呼吸排放的非甲烷烃气体
当油罐进油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机械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非甲烷烃气体)。
本项目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建立1套1次卸油油气回收系统,采用地埋式安放工艺。
2、储油过程中小呼吸排放的非甲烷烃气体
静止储存的油品,白天高温使油温升高,引起上部空间气体膨胀和油面蒸发加剧,罐内压力随之升高,当压力达到呼吸阀允许值时,油蒸汽就逸出罐外造成损耗。夜晚气温下降使罐内气体收缩,油气凝结,罐内压力随之下降,当压力降到呼吸阀允许真空值时,空气进入罐内,使气体空间的油气浓度降低,又为温度升高后油气蒸发创造条件。这样反复循环,就形成了油罐的小呼吸损失(非甲烷烃气体)。
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且罐置于罐池内,该罐密闭型较好,罐池内采用干净的中性沙满填;罐池顶部300mm厚预制板下坐100mm厚混凝土,保持了油罐的恒温,可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质。
3、加油作业过程中排放的非甲烷烃气体
本项目车辆加油时,油品进入汽车油箱,油箱内的烃类气体(非甲烷烃气体)被油品置换排入大气。
本项目采用自带自封式加油枪、二次泵加油机,建1套2次油气回收系统。
4、跑冒滴漏产生的非甲烷烃气体
在加油机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成品油跑、冒、滴、漏现象而产生的非甲烷烃气体。
4.1.2 废水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废水经站区旱厕沉淀处理后定期运至周边农田施肥,不外排。
4.1.3 噪声
本项目在运行中产生高噪声的设备主要有加油机、泵等,噪声源源强55-75dB(A)。根据现场调查,各种泵类采取基础减震的措施,定期对加油机和泵类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等措施。
4.1.4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清罐废渣、含油废沙、废棉纱手套。
表6 本项目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序号 |
污染源 |
固废名称 |
|